大学生一日三餐点外卖,不是简单事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4-18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继央视3·15晚会曝光“饿了么”黑作坊事件后,近日又有消息称,大量假冒绿茶餐厅、周黑鸭店铺顺利进驻美团网购外卖平台,外卖卫生问题再度引发大家对这一新兴产业的热议。其实,外卖在大学校园同样成为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。外卖进入校园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,方便了学生生活,但其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、校园管理秩序、学生教育等影响也不容忽视。一些高校虽采取多种措施禁止外卖配送人员进入校园送餐,但其效果却并不明显。

    学生:外卖受到大学生的青睐

    基于提高学校食品安全治理能力,笔者对外卖进入校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,并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,为大学校园管理者提供了外卖公司如何有序进入校园的管理思路。本调研向高校后勤(校园)管理者共发放问卷20份,有效问卷回收17份;向安徽大学、安徽财经大学等5所高校学生随机发放300份,有效问卷回收268份。

   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,大学生对于外卖进入校园的态度与高校管理者的态度成反比,82%的学生支持外卖进入校园,所以学校在是否强制取消或限制外卖进入时,还需要尊重学生意愿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,大学生选择外卖的原因:44%的学生认为方便快捷,26%的学生认为外卖品种多、口味好,21%的学生因为学习(实验)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到食堂就餐,9%的学生因为优惠活动多,也有的学生赶时尚;学生每周订购外卖的次数:60%为3次左右,21%为4-6次,个别学生10次左右;订餐方式:品牌快餐店以网络订餐为主,小排档、流动摊点则以电话订餐为主。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,外卖派送人员有83%是勤工助学的学生,因为外卖公司雇佣学生成本较低,且与订餐学生方便交流,熟悉学校环境,进出方便。

    校园后勤:安全隐患令人担忧

    调查数据显示:校园送外卖车辆,58%为电动车,41%为自行车,也有面包车送餐进校园。在食品卫生方面,大学生仅关注外卖食品的外包装是否卫生,对于食品原料来源、加工条件、经营单位是否证照齐全却了解甚少。因此,高校后勤(校园)管理者对外卖进校园忧心忡忡,担心外卖食品安全和扰乱饮食服务市场、影响校园环境卫生以及存在交通安全隐患。

    更值得关注的是,外卖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高校食堂的正常运转,甚至造成有的食堂经营难以维持,食堂历史同期营业额下降近30%至50%,从而引发食堂经营者与外卖人员发生冲突与纠纷。同时,也增加了校园的卫生清洁压力。特别是学生公寓内产生了大量的饭盒被随意丢弃,严重影响了学生公寓卫生,还特别容易造成公寓下水道堵塞。

    此外,有的外卖公司聘请学生送外卖从而影响学业,导致有的学生旷课,造成多门功课不及格。而校外人员派送外卖进出校园,则影响了日常校园管理。部分外卖公司诚信度不高,送达不及时,饭菜质量与宣传单上图片不符,学生维权难。

    而那些不赞同食堂开设外卖的高校主要原因如下:一是,学生食堂售卖系统难以与外卖平台对接。二是,学校管理费是否合理收取问题。如:安徽财经大学后勤集团自主研发了外卖系统,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订餐平台向食堂订餐,但运行效果并不理想。

    专家:“疏”“导”“控”结合

    “新生行业有市场需求,但相关法律法规滞后,监管处于盲区,很多违规开设的外卖经营场所经营时间不固定,打击难度大。”安徽省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戚仁江说。

    安徽科技学院学生伙食民主管理负责人认为,当下应迫切需要提高从业门槛,允许有配送资质的外卖企业向学校提供服务。创新供餐模式,尝试开设预约窗口以及订餐平台和送餐服务。利用学校食堂“吃得放心+就近快捷”的优势赢得市场。

    为了让外卖这一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被大学校园合理合法地认可,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学院院长王有炜认为,应采取“疏”“导”“控”三个手段进行管理。一是,提高食堂饭菜质量,设立就餐垃圾定点存放处;二是,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,利用校园广播、校园网、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,宣传食品卫生知识,引导学生科学饮食。同时,允许学生开展相关形式的创业,在校园内开展统一外卖业务;三是,加强校园管理,检查外卖来源渠道,指定配送路线和领取地点,可尝试收取一定的卫生管理费。学校应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依法对外卖进行有效监管,并依照《食品安全法》等相关法律,给符合条件外卖加盟店企业予以备案。